今年清明节(4月5日周四)前后有一波严重的倒春寒,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会有比较显著的波动。大家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肾病孩子们的家长注意啦,这几天尽量不要减药哦!
1什么是“倒春寒”?正常规律下,春天本应该天气逐渐变暖;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出现气温急剧下降的现象,就是倒春寒。2为什么会有“倒春寒”?气温平滑地上升,只是存在于理想模型。实际上不论什么季节,气温都会有小幅度的波动。同时,自然界作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系统,具有保持动态平衡的内在机制。
如果气温上升太快,这个内在调节机制就会启动,通过几天的气温大幅下降来保持总量的基本不变。所以,上升越快,气温骤降的幅度就会越大;上升平缓,气温骤降的幅度也会变小。
这就是《黄帝内经》中“七篇大论”里面讲的“反复”之理。这种现象,可以出现在所有具备自身调节功能的结构中。比如:一年四季中均会出现;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会出现;人类社会活动中也会有这种反复的现象。
3“倒春寒”的危害先举个大家可以看到的例子:
今年气温上升快,所以树木发芽早,花开的也早。按理说这应该预示着今年植物生长周期长,应该很繁茂吧?可是倒春寒一来,这些发芽、开花太早的植物抵御寒冷的能力相对下降,其中有很多会被冻伤,甚至冻死,接下来的生长反而会拉在后面(当然,如果园林叔叔们提前帮忙预防的话可以避免这个杯具滴)。这也是《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描述的现象。
取类比象,对应到人体,气血上升、向体表输布得过快,意味着皮肤毛窍过早打开。气温过高,人们减衣服也会更早。倒春寒一来,受寒的人就会比比皆是啦!而且一旦受寒,寒邪向体内侵袭得也会更容易、更深入,疾病症状也会来得更凶猛。
再加上去年下雪太少,精气秘藏不足,相对阴虚有热。外受寒、内有热,这就构成了中医所说“春瘟”产生的土壤,也就是说:做好准备,迎接一波春季流行性疾病的高潮吧!4如何应对“倒春寒”?其实,未知和无知才可怕,一旦预见到会发生什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避免。
具体到这一次,原则有三个:
1、让自身气血上升得别太快;
2、做好保暖防寒措施;
3、一旦受寒及时处理。
第一,拉住气血,让它别跑太快。
第二,注意保暖防寒:
-按照最低气温穿衣服,原因你懂得(穿多了可以脱,穿少了可就来不及现买哦);
-衣服连接处要密实,更要保护好脚,还有脚踝处,必须穿袜子(局部受寒不容易启动人体防卫机制,外邪侵入更深);
-避风如避箭!尤其是交通工具上要小心防风(这里的风更硬、风速更快)。
第三,一旦受寒要及时处理,具体的方法,对于青春期以下的儿童,就是判断有没有鼻塞和捏皮痛。
肾病孩子尤其要注意:这几天最好不要减药(激素或二线药)!
因为刚开始减药的2周内,身体的自我防御机能需要适应调整。在此期间更容易生病,从而导致症状和指标波动。
所以,减药不要急在这几天,还是等到气温回升上来后再考虑吧!
——陈恭健大夫
声明:本文来源为老爸儿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