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免疫力七大营养元素不能少

结束“超长寒假”,学生们已经陆续复课。如何帮助孩子获取均衡的营养提高免疫力,成为家长   年龄越小营养不良风险越大

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消耗或需要量增加是导致营养不良的三大主要因素。“长期营养不良一定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疾病发生,形成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刘喜红表示,营养不良会给孩子带来体重不增、减轻,后期身长/身高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下水肿,常伴有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伤口愈合不良,并发症增加等危害。

她此前接诊过一名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因为牛奶蛋白过敏症状不明显,且是由爷爷奶奶照料,一直厌奶、拒奶,在8个月时体重仅4.5公斤,身长60厘米,体重不增,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在由刘喜红制定喂养策略后,孩子一个半月体重增长了3.5斤,体重和身长的增加速度达到正常生长速度的4倍。

事实上,年龄越小的孩子,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更大。刘喜红介绍,儿童营养不良中年龄分布在3岁以下的孩子占90%,1岁以内的占50%以上。“越小的孩子自主能力越低,无法表达需求,这也是喂养人喂养知识缺乏的表现之一。”刘喜红提醒,目前仍有大量家长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方法、时机不规范,这也是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此外,母乳喂养的孩子也有可能营养不良,如母乳质量不好、乳头条件受限和喂养姿势不正确等,从而影响最终的母乳喂养结局。

是否营养不良需医学诊断界定

“不少家长会问,我的孩子消瘦、长不高,是营养不良吗?”刘喜红解释,营养不良有医学诊断标准,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两个标准差称为低体重,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三个百分位或者两个标准差称为生长迟缓,身长/身高的体重即体型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第三个百分位或者两个标准差称为消瘦。“家长认为的营养不良事实上不一定正确,需要有医学诊断。”刘喜红表示,如果真的确诊为营养不良,需要从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消耗或需要量增加三大主要因素考虑,对因和对症处理。

“也有家长说,孩子吃得很多,为什么还会营养不良呢?”刘喜红解释,在排除消化吸收障碍以及消耗或需要量增加后,家长应反思孩子吃进去的是什么?到底吃了多少?吃得是否合理和吃的时机是否正确等。

“孩子是否吃的都是垃圾食品或者大多是水果,是否没有蔬菜摄入,是否家长对‘多’的理解有误,是否不饿的时候也在进食?”刘喜红表示,这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膳食评估和膳食分析。

七大营养元素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纤维素

膳食指导口诀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适量肉鱼蛋,足量温白开。

一小把坚果,少盐又少油。

生熟要分开,吃动要平衡。

睡眠要充足,心情要愉快。

没看够?更多内幕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haodian5.net/swqf/5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