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在线下门诊及网诊过程中发现,感冒、发烧、咳嗽甚至哮喘的孩子又多起来了,经现代医学检查后,多诊为流感、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等,医院还是门诊,找西医还是中医,大都不大容易好。
病因病机
究其原因,从中医角度讲,大多与孩子肺脾之气本就不太充足,近期气温骤降、风霾较大,家长容易给孩子穿得过多,而孩子们又没能适当节制饮食有关。众所周知,孩子的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饮食稍不注意,吃或喝得过多、过好或过杂,便容易导致脾胃消化不良,从而使孩子胃肠内形成积食、痰饮、水湿等邪气;而孩子的体质大都偏热,加上穿得又多,故这些邪气极易化热;邪气化热之后,孩子的大便就容易变得秘结或不畅,便需要通过出汗来散热;汗出毛孔开泄,加上孩子肌肤娇嫩、肺卫之气本就不甚充足,此时,若再不小心吹风受寒,便极易形成外有风寒束表,内有脾胃不足,且积食、痰饮、水湿及邪热蕴结的复杂证型,从而导致近期孩子感冒、发烧、咳喘难愈的情况。
饮食建议
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大家近期尽量给孩子以清淡、温和、易消化饮食为主,若发现孩子的舌头尖边发红或有小红点,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则以稀烂大米粥(苔白)或薏米粥(苔黄)、大白菜煮豆腐等(白菜为主,豆腐为辅,少放点油盐即可)最为适合,且不饿不吃,饿了细嚼慢咽地吃,吃到七八分饱即可(注意:此时,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须知,脾胃能消化吸收的,才是“营养”,而五谷杂粮、蔬菜、粥,才是最易消化吸收、最养人的,若一味地给孩子胡吃海塞肉、奶、蛋、水果等“营养丰富”之品,不仅不能消化吸收成“营养”,还易使孩子胃肠内形成积食、痰饮、湿热等邪气,从而导致“祸起萧墙”)。同时,若孩子不口渴的话,也不必强行给孩子喝水(注: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养生,水喝进去也得靠脾胃来消化吸收,若喝得过多消化不了,亦容易形成痰饮、水湿等邪气);若渴,则可少喝点好消化吸收的大米汤(苔白)或薏米汤(苔黄),且喝到不渴即可。
起居建议
此外,若天气不好时,建议让孩子多在屋内休息或玩耍;天气好时,则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宜尽可能避开人群过多的地方。同时,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不宜给孩子穿得过多或过少,而应以手脚温和、背部不出汗为度(若孩子手脚凉,说明穿少了;若背部出汗,则说明穿多了);若孩子出汗后,则一定要及时擦干,并注意谨避风寒。
切勿乱治
如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控制饮食起居,孩子还是不小心生病了,大家也不必慌张。此时,不可再给孩子乱吃肉、奶、蛋、水果、冷饮、零食、凉、辣、粘、油腻等不易消化食物,也不宜再给孩子捂得过多,更不宜不经辨证乱用中西退烧药、退热贴、止咳平喘药、开塞露甚至点滴或服用抗生素及激素等。否则,容易徒伤孩子的胃气津液,并增加体内的痰饮、水湿等邪气,从而导致疾病迁延难愈。按笔者上面说的饮食、起居进行调整,并配合恰当的中药治疗,大多可较快痊愈。
治疗建议
治疗方面,针对近期孩子的感冒、发烧、咳喘等问题,笔者个人经验,汤药可辨证酌情选用轻剂大、小柴胡汤、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葛根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麻杏苡甘汤、白虎或白虎加术汤、栀子豉汤、柴加龙牡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葛根芩连汤、柴胡陷胸汤、半夏厚朴汤、《外台》茯苓饮、五苓散及竹叶石膏汤等,并根据具体证侯及孩子体质酌情予以加减,疗效比较肯定,供广大中医同仁参考。至于中成药,则可辨证按说明酌情服用含蔗糖小柴胡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藿香正气胶囊、小儿麻杏止咳糖浆、橘红颗粒、二陈丸等,相对比较适合。若孩子尚小,服药不便或不愿服药,则可在汤药内酌情加点冰糖,或将冰糖当着孩子的面放到碗底,告诉他喝完药就可以吃到冰糖了;如还喝不下去,则可用吸管(亦可用孩子喜欢的饮品外包装伪装一下)或喂药器试试;若仍不行,则可以试着灌一下,但不可捏鼻子,以防呛着;若无论如何也喝不下去,则退而求其次,用卫生棉球蘸更加浓缩(或少量开水兑相应中成药)后的药汁贴肚脐,用创可贴固定,一次15~20分钟,通过脐血屏障吸收;若肚脐也不让贴,则再退而求其次,用熬好的药汤兑热水泡脚或泡澡,通过皮肤吸收,泡至微微汗出即可(汗出后须注意避风),也能有效,但效均不如喝。此外,若在生病过程中孩子一直不出汗,则服药或用药后可适当覆被捂汗,以微微出汗为度,并及时擦干避风;如出汗,则无需再捂汗。
注意事项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汤药还是中成药,都不可在辨证不明的情况下贸然给孩子内服或外用,而应在辨证精准或经附近有经验的中医师仔细辨证后指导下使用。此外,近期孩子的感冒、发烧、咳喘大都比较复杂,故治疗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若孩子出现体温升高、寒战身抖、出疹、流涕增加、流鼻血、咳嗽加重排痰、呕吐或腹痛、腹泻等情况,皆是正气逐渐恢复,与邪气剧烈斗争,邪气将被祛除的好现象,此时家长不必过于焦虑,遵医嘱准确用药,并严格配合好饮食起居,待正胜邪退之后,疾病自然就进入坦途了。另,经过正确治疗及饮食起居调理后,即使孩子的感冒、发烧、咳喘等症状已暂时痊愈,也不可立即给孩子大吃大喝,而应继续按上文提到的方法清淡饮食几天,并注意好日常起居,以防止疾病复发。以上是笔者近期治疗孩子感冒、发烧、咳喘的一点心得,一己管见,意必难周,如有讹误或疏漏,还请大家不吝指正。祝大家喜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