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某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机构公布了一项为期80天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公益检测”活动的结果。相关数据显示,儿童生长中普遍存在肥胖、提前发育和身高偏矮等问题。73名参与检测的3-6岁的孩子中,骨龄提前的孩子共有19人,占比同样为26%。随着年龄增长,骨龄提前的孩子占比也就越大。11岁-18岁的孩子中,也即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孩子中,六成左右的孩子存在提前发育即早熟问题。
现在食品的安全问题虽然年年频发,但有妈妈说只要让孩子在家里吃自家煮的饭菜就不怕孩子吃错东西了!但麻麻们还是太天真了!就算你平时给孩子选择一些自认为很健康的食物,也能引发宝宝身体的另一个问题——性早熟!现在很多食物天生富含雌激素,再加上肉类也是激素含量过高的,长期给孩子大量食用这些“激素”食物,当然会催熟孩子身体!
先来看看案例:
听说多喝蜂蜜水能改善体质,妈妈林女士天天给女儿准备蜂蜜水。结果6岁女儿小旭的双侧乳房居然提前发育成“小馒头”。到医院一查,诊断为假性性早熟,医生说这与林女士天天给女儿喝蜂蜜水有关。
6岁女孩双侧乳房提前发育成“小馒头”小旭的体质有点差,平时经常感冒。听说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改善体质,林女士便天天早上给女儿调一杯蜂蜜水,带到学校去喝。听说蜂蜜中加蜂皇浆,更有效,她还特意托关系找来了滋补圣品“蜂皇浆”。
可林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连三个月喝下来,女儿的乳房居然提前发育成“小馒头”了,左侧乳房甚至还出现了硬块,小旭还说有轻微的触痛。这可把她给吓坏了,赶紧带女儿到鄞州二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最终诊断为假性性早熟。好在经过一个月的饮食调整和口服药物治疗,医院复查时,小旭的性早熟症状已明显好转,双侧“小馒头”已经小了不少,左侧乳房的硬块也消失不见了。林女士这才松了一口气。每周接诊三四个性早熟的孩子
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介绍,小旭并不是个例,由于饮食结构的富营养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性早熟、过度肥胖等问题,约占该院小儿内分泌门诊总量的50%,每周都能遇到三四个性早熟的孩子。性早熟,指在血液循环中,由于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作用,在正常发育年龄之前,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即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10岁前月经初潮和阴蒂增大,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突然增大。金华盛说,儿童性早熟有真假之分,从性别看,性早熟的大多是女孩;从病情看,大多孩子都是假性的。“假性一般是有外源性性激素摄入,只要把来源切断,配合药物治疗,大多可以控制住,但真性的,可能就要打针治疗了。”“性早熟会导致孩子身高‘先高后矮’,骨骺提前闭合,造成矮小症,女孩子身高不超过1.5米,男孩子不超过1.6米。”金华盛说。如何尽早发现孩子是否性早熟呢?女孩性早熟的表现为8周岁前乳房变大,阴毛腋毛出现,月经初潮等;男孩则表现为9周岁前睾丸和阴茎增大,阴毛出现,肌肉发达,声音变粗。发现上述症状,家长(微博)要医院的小儿内分泌科检查。
预防孩子性早熟忌吃6种食物家禽脖子。鸡鸭鹅等家禽的脖子少给处于青春发育期孩子吃。现在的家禽多是被“催熟”的,而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长期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了“促性早熟”的高危行为。
反季节的水果。冬季的草莓、西瓜、葡萄、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桃和橙等,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因此也必须避免给孩子食用。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这些口服液有相当部分含有激素。孩子服用后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给孩子购买口服补液。
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薯片等。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老火靓汤煲汤方式不当,也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其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析出通过进餐进入人体,因此,给孩子喝的汤要少放动物内脏。
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鸡胚等补药也不要给孩子服用。现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繁多,纷纷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很多心疼孩子的妈妈买给孩子服用。其实,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婴幼儿可能没问题,但是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其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澳洲星空下澳洲生活热点时事
综合讯息ID:hereinaustralia主编:ren_kougyoku广告合作0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白殿疯怎么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