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娃给小动物们都准备了喝水杯子
孩子3岁走向幼儿园,亦即他已经打开家门走向了世界,是的,也就是这时候,检验他在家里有否养成好习惯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孩子进入幼儿园,尤其是全天在园区里呆7-8个小时的孩子来讲,他要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听懂老师的话,还要在幼儿园吃两顿饭,加个午睡。也就是说,孩子的吃喝拉撒和沟通等习惯都会被他人看到或接触到!
所以说,孩子人生的头三年,真的很关键,爸妈怎么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一:饮食篇的好习惯:带着好心情面对每一顿饭
都说你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一起和他一起吃很多次饭!
孩子到三岁时,基本都能坐在餐椅上和家人一起吃饭了,一个能用好心情面对每一餐饭的孩子,真的对孩子的性情和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让孩子习惯和一家人一起吃饭
咱们中国爸妈都能做到一日三餐,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吃饭习惯很重要!早饭节省时间,可以简单的牛奶麦片,中午就可以吃热餐,晚饭爸爸也下班回来了,一家人会花更多时间一起吃饭。
一家人坐餐桌前吃饭,早中晚如果都能做到,那么很快孩子就能养成定点吃饭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很有挑战,并不是每家父母都能做到!
在德国很多爸妈觉得孩子玩更重要,例如德国夏天9点钟天才黑,孩子在游乐场玩得不想回家,妈妈就会没时间做晚饭,结果晚上孩子们可能只能啃面包,吃个酸奶草草了事。咱们中国妈妈都觉得,这怎么能算一顿饭!
还有个罗马尼亚妈妈,她是个医生,特别震惊中国妈妈每天给家人做三顿饭,她说太不可能了,我只有周末才会做热餐,例如千层面,或者牛肉炖土豆,做很多,分装到盒子里,工作日拿出一份加热即可。
2,让孩子喜欢和一家人一起吃饭
如果有兄弟姐妹,大家最少吃饭时要做到相安无事,不管是谁,都不能因为我今天心情不好,说过分的话,或者发泄不良情绪,破坏一家人一起吃饭的美好心情!
这一点要做到,也是父母得带头,记得吃饭时是一家人感情增进的最好时机,而不是爸妈的说教现场,或者最后把孩子吵哭的现场。
吃饭时,爸妈或孩子们,原则上都把手机放到养机场,大家可以聊聊孩子们的学校里趣事,或者大家喜欢的话题,不要为了某个观点或事情在餐桌上发生争执。
3,让孩子愉悦的和一家人一起吃饭
首先是让孩子带着愉悦心情来吃饭,没有压力,不是负担,也不能心不在焉!小时候孩子爱一面玩一面吃,三岁后也要学会逐渐专心吃饭,愉快表达!
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里,她特意感谢过她的爸妈,给了她宽松自由的餐桌时光,她不仅可以安心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她还借机练就了面对家人的演讲能力,为她后来辅助老公竞选美国总统直接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
在这里大侠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公,他就是坚定的“一家人要一起用餐”的拥护者,所以每天的晚饭,我们都必须坐在餐桌上吃,哪怕偶尔点了外卖披萨,也都会布置好盘子刀叉和水杯,一家人坐下来安心悠然的吃饭!
二:家人相处篇:和他人沟通顺畅,在家里安心自在
家人相处模式有很多种,而且日常家里的点滴大小都有可能成为家人之间的糖果或黄莲!
1,科学的入厕也需要好好学习,也是顾及他人的表现
德语有个说法和咱们说的妻管严异曲同工,就是说某个男人在家里比较服从太太管理,就用“他是个坐着小便的男人”来打趣,亦即他在家里用厕所时不准站着小便,因为那样容易把马桶弄脏,太太会不允许!
德国的家务清洁基本都是自己动手,普遍的分工就是男人干厨房或花园里的工作,卫生间的打扫或洗衣熨烫原则上是女人在担负。
想到了我们迪哥在4岁半回到德国时,那时他已经可以正常使用马桶了,我们对他的要求就是每次你站着小便时要把马桶圈抽上去,不然弄脏了大家就没办法坐着用了!好玩的是马桶圈抽上去他倒是都做到了,但是偶尔会忘记冲水!
妈妈有次认真的给他分享经验,用完厕所后先冲水再提裤子,这样不容易忘。小男生羞涩的笑了,说老师也说过:“不管男生女生,用完厕所都请先冲水,再提裤子!”
2,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好好表达和沟通
记得我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和儿子一起学习“正确的发脾气”,后来又慢慢的纠正他“什么事都要争当第一名”的小缺点,再后来,他笑得越来越多,他也更加的开朗阳光,等到幼儿园毕业时,他是老师最好的助手,在家里,他也是妹妹最喜欢的哥哥。
妹妹3岁刚进幼儿园时,爱生闷气,我们发现后,就和她一起角色扮演,或者一起画画,让她学会生气了就要告诉别人,有了想法就要说出来,而且哭的原因也要大胆分享!
3,有安全感,和家人在一起安心自在
兄妹俩差两岁,两个孩子很快就成为了彼此最亲密的小伙伴,兄妹俩在幼儿园时在一个混龄班级,所以不管在家还是在外,两个孩子都能自觉做到“哥哥带妹妹,妹妹帮哥哥”,即便有争端或者情绪,也都是立刻解决和处理!
哥哥是个百分男生,妹妹是个百分女生,他们那么的不同,但又都那么的个性鲜明,两人每天上学都一起出门,放学时如果时间相同两人就会约好一起回家!
三,你的人生轨迹,不管是腾达还是落寞,终了就是你的不同习惯总和
最后分享一个马桶圈的故事:
她哭得声泪俱下,马桶圈只是个无辜的介质
亚亚是个80后,在上海长大,独生女,她的妈妈是个机关干部,雷厉风行,知书达理!她的父亲来自边远农村,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也被分配到机关工作。爸爸比妈妈大5岁,长得高大威猛,业务能力很强,加上好学上进,曾经仕途一片光明。
亚亚从小就被别的孩子羡慕,说她的爸爸妈妈都好厉害,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家里,也就是关上门以后,爸爸妈妈在遭遇着什么样的煎熬!
亚亚的妈妈爱干净,家里不仅有桌布和沙发套,床也有床罩,连马桶圈也有温暖的绒布套!随着亚亚渐渐长大,她惊愕的屡次看到爸爸穿着外面鞋子恶意踩在地毯上,或者衣服不换就歪在床上看手机,当她和妈妈一样尖叫时,这个中年男人一脸挑衅:“我就这样,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妈妈为了保证马桶圈的干净,特意买的浅色的,亚亚长大到十多岁时,爸爸还会经常忘记把马桶圈抽上去,还会站着撒尿时溅到马桶圈绒布上,妈妈每次弯腰把脏马桶圈换下来洗,亚亚亲眼看到爸爸不止一次的在得意的吹口哨!
亚亚劝妈妈离婚吧,这个男人不值得你为他一次次的换马桶圈!妈妈说你爸现在正在高升的关键时期,离婚会毁了他的光明前途!
直到亚亚18岁,爸爸算是仕途安稳了,妈妈平静的买了另一套房,而且全部装修好家具弄好后,和亚亚收拾了一些细软,把家钥匙留在桌子上,并且签好了离婚协议书!
亚亚和妈妈单独生活了好几年,后来她有了男朋友,第一次去男友家,饭后去用洗手间,发现他家马桶圈上也有绒布套,她小心的用好后习惯的把马桶圈又掀了上去!她愣了一会儿,想到好几年也没见到爸爸了,不知道他现在用的马桶圈有没有绒布套!
她想着想着就哭了!
出去后男友看她眼睛红肿,特意去查看了一下洗手间,出来问亚亚“你刚才用厕所是特意把马桶圈掀上去的吧”,亚亚颇是惊奇,男友笑了:“我们一家三口,我和爸爸用完马桶都会把马桶圈放下来,这样方便我的妈妈直接用马桶!”
#爱是个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