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天气多变,宝宝们容易闹肚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护理宝宝的小肚子……
腹泻种类多,分清症状再食疗!
1伤食型腹泻
小儿伤食型腹泻也多称为消化不良型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有些家长为了孩子长得快,过多、过早地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结果引起孩子消化功能的紊乱,发生腹泻。
症状:
口腔:有酸臭的气味,舌苔薄黄或又厚又腻。
腹部:腹胀、大便前腹痛明显,大便后腹痛减轻。
大便:大便酸臭,呈黄绿色稀薄液状或蛋花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有少许粘液。
全身: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部分孩子还会有发烧、手脚冰凉的症状。指纹涩滞,按压时血液不畅。
食疗1:苹果汤或苹果泥
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能帮助止住轻度腹泻。适合腹泻初期,症状不严重的时候食用。
做法:苹果洗净连皮切碎,加适量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一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直接压苹果泥吃。
食疗2:小米山药粥
山药能健脾、益胃、助消化,与小米同煮有敛汗止泻的功效,适合消化不良引起所腹泻的孩子食用。
做法:新鲜山药切小块,小米淘净后与山药一同入锅中加水煮开后以文火慢煮至成稀粥即可,一天吃2~3次。
2风寒型腹泻
这类腹泻原因有两种,一是孩子患风寒感冒引起,二是孩子腹部受凉引起。在秋冬感冒疾病多发之季常见,这种类型的腹泻也叫胃肠型感冒。
症状:
口腔:孩子的舌苔白,有咳嗽、痰稀、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腹部:肠胃蠕动增快时腹痛明显,能听见腹部鸣叫声。
大便:大便稀薄、泡沫多、颜色淡、次数多,大多都不臭。
全身:多有发烧、剧烈呕吐的情况。指纹淡红。
食疗1:姜茶饮
姜茶可帮助消化和吸收,缓解腹胀腹泻的情况,对风寒感冒也有效果。另外,如果孩子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拉肚子也非常见效。
做法:生姜10克,红茶3克,加水煮沸后放少许红糖。
3湿热型腹泻
此类型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发于夏秋之交。由于吃的过多、过油腻、过辛辣引起,使身体内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造成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生腹泻。另外,就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入肠道引起的腹泻。
症状:
口腔:孩子的舌尖发红、舌苔黄腻,烦热口渴。
腹部:间歇性腹痛,伴有少量呕吐。
大便:大便急迫,量多且频繁,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肛门有灼热感。小便量少,颜色深黄。
全身: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高热不退时,症状逐渐加重。指纹发紫。
食疗1:陈皮红枣汤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陈皮去湿解腻、促消化。对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不成形、腹泻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做法:干红枣适量炒成微焦,洗净的陈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小火15分钟,代茶饮。
食疗2:薏米赤小豆粥
薏米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红豆有利尿解毒的作用,两者同食能清热利尿、止腹泻。
做法:薏米、红豆洗净后用冷水浸泡,锅中加入水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熬至成粥。
4
脾虚型腹泻
小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引起脾虚型腹泻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不规律、零食太多、常吃辛辣寒凉等,都可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腹泻。
症状:
口腔:孩子的舌舌苔淡白。
腹部:时有腹胀,少有腹痛。
大便: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色淡不愁,大多在进食后发生腹泻,时轻时重,长时间不能痊愈。
全身: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很少有发烧的情况。指纹淡白。
食疗1:胡萝卜汤
胡萝卜被称作是“小人参”,常吃对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好处。胡萝卜熬煮成汤,具有健脾消食、杀虫、行气化滞等功效。主治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做法:新鲜胡萝卜洗净后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食疗2:扁豆山药粥
山药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对慢性胃炎引起的腹胀积食,胃寒呕吐,食欲不振有效。
做法:将扁豆炒熟,与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往期回顾//
一幅漫画告诉你,糖尿病是这样形成的
0~6岁宝宝口腔知识,都在这啦~
用音符传递最温暖的母爱,享精致好“孕”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