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饮食习惯由小见大,良好用餐习惯,可以让孩子生长曲线落在较期望的范围(当然还是跟天生的基因表现有关),而养好孩子的肠胃消化功能,更可以促进孩子调节团体的生活。家长一定要在孩子接触食物的初期好好养成,未来便可以像大树般茁壮呵!
孩子的营养状况影响未来一生,所以养成孩子的饮食好习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健康,就趁现在!以下介绍各阶段孩子成长的饮食关键及做法,提供家长们参考:
10~18个月婴幼儿喜爱蔬菜黄金期
这阶段孩子已经吃过越来越多的副食品,这时是「喜爱蔬菜黄金期」。要帮助孩子接受并喜爱蔬菜,给予多种不同颜色味道的蔬菜,烹调成各种质地口感的餐点让孩子习惯,进而喜欢各种蔬菜是重要的课题。
18~24个月幼儿进食行为期
这时期的孩子渐渐学会自己动手做,这时是「进食行为期」。孩子开始跟照顾者抢食物、抢餐具、抢座位,也开始想要模仿照顾者的动作及行为,并可以自己进食。照顾者要好好引导孩子正确拿汤匙,使用吸管或直接用杯子喝水,良好饮食行为就此形成。同时也要开始塑造孩子规律的用餐习惯,不再是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的随兴生活。慢慢调整正餐及点心时间,引导孩子规律午休及夜眠,帮助孩子有定时定量的好习惯。
2岁以上孩子餐桌礼仪养成期
这时期属于「餐桌礼仪养成期」。照顾者要更丰富孩子的食物多样性,也要让孩子知道用餐礼仪,包括:吃饭不讲话、汤匙不敲碗、不挑食、细嚼慢咽、食物吃光光、饭前洗手及饭后擦嘴巴等。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及大大的赞美,让孩子轻松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健康
康
饮
食
6个饮食坏习惯及对策
让孩子乖乖吃饭
孩子不肯学习咬硬的东西,怎么办?
1岁左右的孩子,平均已经长出上下4颗门牙,接近2岁之后将长出更多牙齿,这时孩子就要开始从碎片状的食物,转变为有形状的正常饮食了。正常情况下,孩子会对较硬且有形状食物产生兴趣,因为牙齿好痒好痒。然而也有些孩子一点都不想花力气咬食物,这时候可以准备一些粗颗粒的软泥状餐点,当作中间过渡的饮食。
有时不见得是孩子咀嚼能力的问题,而是对新的进食方式不调节,这过渡的进展可以由孩子爱吃的食物来做改变。例如:将孩子喜欢的南瓜做成软南瓜块稀饭糊;青菜烫软切成小段;鳕鱼或鲷鱼做成微软嫩鱼肉块等。
孩子不爱吃青菜怎么办?
在10个月大时,让孩子接触的蔬菜要比水果多,种类也要多。蔬菜的烹调从稀释蔬菜汁、蔬菜泥,到熟食蔬菜磨牙咬咬棒,变换方式便能让孩子从小爱上蔬菜,非常实用呵!水果因为都很甜,几乎没有孩子不爱水果的,所以等到孩子调节或喜欢好几种蔬菜后,再将水果添为新的副食即可。
另外,如果孩子已经近2岁了,这时可以从缤纷蔬菜餐下手,先将蔬菜加入孩子爱吃的餐点中,一点点的增加蔬菜比重,慢慢引导孩子口味的调节及接受度,而非拿着一份「纯菜味」的餐点,要孩子捏着鼻子噙着眼泪吃下去。例如:麦片糊加些胡萝卜汁或泥;蒸蛋中加入一点点碎青花菜,只要把握色彩缤纷的要点,便可征服孩子的味蕾!
孩子不喝水只愿意喝果汁,怎么办?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定时定量提供果汁,将白开水备为随手可得。孩子接触果汁时以稀释的方式开始,并且只在固定时间给予果汁,其他时间只给予白开水,千万不能被孩子的无辜乞求、汪汪大眼给打败。爸妈一定要坚守,果汁就是「摄取水果」的前身,而白开水才是真正口渴要喝的,孩子就会接受慢慢白开水了。
而对于较大的孩子已经不喜欢喝水时,最快又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孩子游戏运动后非常口渴时,坚持给予白开水,几次之后孩子就会了解也认知,补充水分就是喝白开水。同理,这时候不应给予其他饮料补充,例如:汽水或含糖饮料,才能从小养成孩子喝水的好习惯。
如何避免孩子边吃边玩?
一开始建立饮食习惯时,就要给孩子一个专属用餐位置,绝对不可以在沙发上吃、在游戏角落吃、边跑边吃,或边吃边玩大人追着喂等习惯。这需要大人非常沉着的耐性,以及绝对不可以输给孩子的决心。常常就是大人心软,让孩子发现「可以假装不吃而想玩,爸妈就会因为怕我吃不够,而让我边吃边玩」,只要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因此,在饮食养成初期,必须规定孩子吃完一定的分量才能离桌,对于未完全懂话的孩子,应以正确的言语手势指令,让孩子懂得规矩。爸妈在开始训练时一定要坚持下来,也许一开始会有几餐孩子真的吃不多,就跟爸妈奋战而累到睡着,但爸妈要放心,几餐吃不太够没有关系,真的饿了就还是会好好吃,能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是长久之计。
如何让孩子自己练习吃完一份餐点?
给孩子一套颜色亮丽又稳固、不易翻倒的餐具,绝对是必要的!孩子在初期训练时由照顾者喂食,此时可以给宝宝一只好拿适口的汤匙,让孩子自己练习抓握及将汤匙送入口中的动作。慢慢的孩子大约1岁半时,可以练习自己拿汤匙送入口中,也许还不太会扶碗,要将碗固定在桌上或是家长帮孩子扶着,让孩子自己拿汤匙吃饭。到了2岁多,孩子应该就可以自己扶碗吃饭,当然吃得满嘴是有可能的。
已经长大的孩子一下子要从照顾者喂食,进展到自己吃饭,是需要一些外力帮助,像是带孩子一起去选一套自己喜欢的餐具,让孩子参与决定,增加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感及成就感,并在进食过程中给予不断赞美及鼓励,渐渐孩子就可以自己吃完一顿餐点。
如何让孩子明白点心不是正餐?
正餐跟点心需要好好区分,才能养成孩子一辈子的饮食好习惯。正餐应该是营养均衡,包括多种不同食物类型,并且分量饱足的一餐,例如:早餐的苹果牛奶燕麦、午餐的鳕鱼胡萝卜豆腐碎面、晚餐的鸡茸菠菜南瓜粥。点心则是正餐之间稍微止饿的小分量食物,也可以增加孩子饮食的多样化,让孩子尝试并喜欢多种不同食物。
点心提供只能是单一食物类型,例如:牛奶、水果、小馒头或是红薯条。正餐与点心的给予时间安排得宜,可以让孩子习得良好正餐习惯,更可以帮助孩子融入日后将面对的学校团体规律生活。因此,一般建议正餐给予时间等同于正常三餐的时间,点心则建议在上午九点,下午三点及晚上睡前。照顾者若能在餐点上多用心,就比较容易让孩子在规律中习得正餐该好好吃饱的好习惯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