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饮食结构问题

这一期我们交流孩子的饮食问题。

无论是每天接待的孩子调理,还是最近的义诊,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问题都是饮食不够合理导致的。正常情况,孩子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以主食为主,其他的(比如高蛋白食品、水果、营养品等等)作为辅助可以,但是不能多吃。因为饭菜(主食)一方面让我们的摄入均衡,各种各样的营养能够通过脾胃转化吸收;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脾和胃保持一定的工作量,这样它的能力才会不断的进化,不断的增强。同时,让孩子的胃保持一定的容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讲一句话“人体不是需要食物,也不是需要热量,我们需要的是从食物当中通过脾胃的转化而获得的那些能量,热量最终也只有转化为能量才有意义”。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达,科学的进步,已把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计算到不能再精的地步。我们都赶时髦,从孩子积极抓起,给孩子吃一些所谓的好东西,甚至吃一些补品、保健品。我们这么做,不管孩子的身体能不能吸收,它的直接危害就是弱化了脾胃的功能,让它转化的功能赋闲、退化、直至消失。也就是说,我们饮食以高蛋白或者以其他微量元素为主,人体好像得到了充分的供应,但是同时又弱化了人体从更丰富的渠道转化获得蛋白质的功能。

不管吃的是什么一定先入胃,然后归脾,由脾把它转化、输送。如果脾胃的功能越来越弱的话,我们吃的东西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现在科技发达了,好像我们吃一片维生素或是微量元素一天就够了,这个量虽然够了,可是我们的胃要不要再进食呢?如果我们不进食,胃的容量是不是会逐渐减小?因为身体已经不需要那么多食物。所以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是不是一个弊端?再者,暂且认为这样补充有用,我们有没有那个能力能准确的算出来,孩子到底缺什么,缺多少,能不能准确的把握好这个度。

现在的科学研究也不得不承认,人体自身就是一台最精密的仪器。我们只要正常的一日三餐进食,身体缺少的营养完全可以通过脾胃的转化功能来获取。我们在给孩子的饮食结构中,尽量的增加大家认为的好东西,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孩子应该吃的最好的东西是平时的一日三餐,最养人就是五谷杂粮,北方就是面食,南方以米饭为主,搭配各种蔬菜就足够了。

今天有个家长咨询,几个月的孩子有了奶核,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补充的所谓营养导致的。用现代的医学解释,它起最大作用的就是影响内分泌系统,而乳腺则是内分泌系统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我们摄入了过多所谓的营养,这些营养和激素又有多大的区别呢?所以孩子过早的发生一些不是该年龄段应有的生理现象。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就该快停止增加所谓的营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是孩子的生长需要,辅助一定的增益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孩子一日三餐吃得很好。如果他正常的饭都吃不好,我们再去补充,那就是雪上加霜,起到反作用。

肉类,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吃,但是不要吃太多。因为动物蛋白从我们古传中医来看都是阴性的,人体转化它们需要更多的能量。现在医学也说了,从蛋白质转化成糖的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所有的能量来源都是消化系统的摄入和转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吃过多的动物蛋白就会伤害到脾胃。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养护好脾胃,孩子的很多病就已经解决了。养护好脾胃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人体生物钟到点了,脾胃就开始兴奋,等待食物进入身体,然后储存、转化。

经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不爱吃饭,吃得少,瘦弱,这当中的罪魁祸首就是“零食”。如果我们不严格控制好零食,脾胃就会在不该兴奋的时候兴奋,该兴奋的时候它反而休息。因为现在物流通讯非常发达,大家购买各种所谓安全绿色的、理念非常好的辅食,那些除了母乳和一日三餐以外补充的东西的渠道非常便利。

现在的零食制作工艺,太高超了,很多零食的美味连很高级的餐厅都无法烹饪出来。这是商业的需要,偏偏投孩子所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口味。家长是否想过,你能否烹饪出那种味道的饭菜呢?这点恐怕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做饭孩子根本就不爱吃,因为他还在想着零食的味道,他在用我们饭菜和零食的口味作比较。众所周知,增加口味口感的各种化学添加剂,最终会导致孩子的胃口不好,吃什么都不香,口味会加重。而且化学品会直接损伤肝肾,所以这些过多的附加的零食,它们伤到的是孩子的脾胃肝肾,如果再能伤心就全了。但是,往往伤的是家长的心。

过犹不及,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高营养的东西,超出孩子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凡是主食吃得好的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需要也不同。如果孩子饮食还不错,容易饿,我们适当的增加一点就是及时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一日三餐都不好好吃,整天惦记着那些口味重的,味道很香甜的东西,那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有一些孩子的症状叫“胃强脾弱”,孩子吃得很多,但是吃完之后并不舒服,不能转化、吸收。我们日常说的“消化”,其实“消是消,化是化”,这是两个功能。如何确定孩子是不是吃得太多了呢?直观的就是孩子吃了之后舒不舒服,还有一个很标准的现象孩子是否喜欢趴着睡觉。喜欢趴着睡觉的孩子,一定是在某个阶段吃饭吃得太多了,脾胃的功能开始下降。零食吃得过多或是平时吃饭过多的孩子,“捂肚子”的方法会被他拒绝。尤其是吃饭比较快的儿童,他不太喜欢被捂肚子,但是他喜欢趴着睡觉。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叫“积食”,就是有的时候是某一顿吃得多,有的时候是长期吃得比较多,还有的是吃了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

?总之,我们要控制孩子的食量,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营养更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孩子消化吸收的能力进食,而不是他吃了多少的好东西。如果这两个关系没有处理好,那只会给孩子造成身体的伤害,徒增家长的心里负担。

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特殊,物质过于丰富,我们的家长,特别是老年人,还残留有饥饿的烙印,生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成了习惯思维,用现在心理学的名词叫“潜意识报复”。道理在这里讲了,大家不要对号入座,这些观念我们要全家学习沟通才行,不然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关于饮食习惯我们就交流到这。

往期精彩回顾

30天,成为辣妈不是梦,工作带娃Soeasy!

鼻炎的发病机理及正治

乳腺增生问题交流

常见皮肤病解析及自在健身的意义

自在武道——开发身体潜力,提升内在生命力

非-常生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诊断症狀
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haodian5.net/ysdp/3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