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低估的人们治愈现象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41175.html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难治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的哮喘患者高达2.75亿人,我国目前有万患者,且近10年其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逐步增加,但仍难以明确了解其发病机制,在治疗方面仍未发现疗效显著的药物。中医学治疗哮喘渊远流长,通过辨证论治,能够较好地控制哮喘病情、减少发作,但较多时候仍难以控制哮喘。因此,从中医药方面研究支气管哮喘有效的辨治思维与方法,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1、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病”范畴。中医学基于数千年的实践经验,强调“痰”在哮病中的作用,认为与肺脾肾虚、宿痰内伏有关,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同时由于“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痰瘀互结,痹阻气机;或因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气滞血瘀;或因正气虚损,气虚血瘀。伏痰、气虚、血瘀蕴结肺窍更致哮喘反复发作,且不易缓解。朱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要”。故补益肺脾肾、消除生痰之源,涤痰祛瘀是治疗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重点,其急性发作期属正虚邪盛,宜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兼固本活血,慢性缓解期应补益脾肺,温肾纳气,化痰活血。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组临床表型多样的异质性疾病,大多数儿童可通过低中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s,ICS)实现哮喘控制,但仍有一部分患儿病情严重,对常规治疗有耐药性。据儿童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国际研究报道,全球青少年重症哮喘患病率为6.9%,其中,亚洲-太平洋、北欧及东欧地区均为3.8%,北美为11.3%。重症哮喘研究项目中约30%重症哮喘儿童因呼吸衰竭需终身插管,这部分儿童未来因哮喘死亡的风险很高。由此可见,重症哮喘严重威胁生命安全,降低生活质量。2、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研究2.1从风论治因哮喘发作常与气候突变、闻及致敏异味、进食发物等有关,部分患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作前常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等前驱表现,且速发速止,与风“善行而数变”的特性吻合。故诸多医家已认识到,“风”邪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有关。“风”邪为患的病变特点,是由于过敏源作用于人体,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的遇邪即发的症状。2.2五脏论治哮喘的治疗需辨质论治,顺应个体特征,重视“证”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其病位在肺,但涉及的脏腑不限于肺,因此可从五脏论治哮喘:①肺脏自病,宿痰內伏。“外风引动内伏宿痰是哮喘发作的始动环节”,劳倦过度也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因素。在哮喘急性发作初期多选用宣肺散寒、祛风达邪之品,方选三拗汤合三子养清汤加减。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用通泻肠腑的方法,既可缓解气机逆乱,又可使痰饮积滞得以降泄,肺复清肃,达到减轻或控制哮喘的目的;②肝气郁结、肺失肃降。肝与肺关系密切,肝主升而肺主降,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肝气郁结,枢机不利,肝气不升,肺气不降亦致哮喘发作。临床可用调肝理肺法治疗哮喘,故柴胡、枳实、葶苈子、全栝楼、黄芩、清半夏、钩藤运用于哮喘疗效显著;③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饮食不节,痰浊内生,日久化热,蕴结于肺,肺失升降,致哮喘发作。因此,无论在哮喘的发作期或缓解期从脾论治,可治其生痰之源,消除宿根,对于控制哮喘发作或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④肾精不足,摄纳无权。西医学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先天禀赋不足所形成的特异体质,在常态下维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状态,当致病因子的作用达到或超过易感状态的最低界限时,则致哮病发生。有关补肾纳气法在哮喘缓解期的作用早已被大家所公认。3、临床医学处理方法3.2.1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是美国(患者≥6岁)、日本(患者≥15岁)、新加坡和欧盟(患者≥18岁)等国家批准用于哮喘治疗的唯一长效抗胆碱能药物。然而很多小儿在雾化方面遇到诸多困境,以北京医院为主体也进一步研发了关于:儿童新型多功能直肠栓,也是选择了抗胆碱能药物中的: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目前在全国多家重点学科儿童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反馈,有效率高达93.3%,并且栓剂只需要每日一次治疗,相当于2-3次雾化的临床效果,小儿耐受性良好,应用过程中注意让小儿多饮水,一般临床建议补充50-ml为宜。3.2.2口服糖皮质激素虽然全身用激素治疗是重症哮喘的一种治疗选择,但目前尚无针对儿童的治疗方案。短期全身激素治疗应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并逐渐减量至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剂量。同时,其他非甾体类药物,如生物疗法或长效抗胆碱能药物,需考虑用于重症哮喘的管理。长期使用全身激素会增加肾上腺抑制、肥胖、高血压、骨折和骨质疏松等不良事件的风险。3.2.3生物疗法生物疗法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市场上的生物疗法主要针对的是高Th2型哮喘。抗IgE单克隆抗体Omalizumab是首个用于治疗严重过敏性哮喘的生物制剂。Mepolizumab、Reslizumab、Benralizumab和Dupilumab是目前批准用于重症哮喘患者的新型生物药物。本文仅介绍目前应用于重症哮喘儿童的生物疗法。3.2.3.1抗IgE抗体Omalizumab是重组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通过与IgE分子的特定区域结合,阻断游离IgE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上的IgE受体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循环中的游离IgE水平。适用于6岁以上、血清IgE>30U/ml、至少对一种吸入过敏原过敏的慢性过敏性哮喘患者。治疗前根据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和体质量确定剂量及给药频率。对重症哮喘儿童的研究表明,Omalizumab可显著降低哮喘严重发作的概率和住院率,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和生活质量。使用Omalizumab治疗1年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类固醇需求减少。临床上可通过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了解Omalizumab的治疗反应,对嗜酸粒细胞数>0.3×/L的哮喘患者,Omalizumab可显著减少哮喘发作。3.2.3.2抗IL-5IL-5是嗜酸粒细胞活化、成熟、趋化不可缺少的细胞因子,诱导嗜酸粒细胞向气道内浸润,导致气道炎症。目前在青少年和成人哮喘中进行试验的抗IL-5治疗共3种:mepolizumab、reslizumab和benralizumab。均未在12岁以下儿童中进行试验。Mepolizumab和reslizumab是人源化抗IL-5单克隆抗体。Benralizumab是针对IL-5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总结:针对我们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对于儿童哮喘可以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并且对因处理上可以借用最新的临床免疫疗法或者中医的从风论治,对症干预上进行多途径给药,而临床证实,儿童哮喘控制良好是可以实现治愈的,而过了16岁之后几乎很难治愈,患者终生都会受到气道慢性炎症的困扰,因此目前临床推崇是早发现、规范化、中西医结合的处理方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