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点击“金童医生在线”免费向一线儿科专家咨询
很多家长们对儿童糖尿病的成因、预防和治疗一无所知。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们让孩子健康成长,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孩子
只要注意控制饮食、吃些药就没事了?
半年前,我们曾收治一例来自农村、昏迷1天的12岁糖尿病孩子。经过积极抢救、精心调整胰岛素剂量,孩子12天便好转出院,回家后坚持胰岛素注射2月余,血糖稳定、身体状况好转。
邻居说,村东××是糖尿病,村西×××也是糖尿病,医院看的病,只是吃吃药、饮食控制控制、从来不打针,也是好好的,你家孩子为什么要每天打针呢?父亲也反对母亲天天给孩子打针。3个月前孩子停打针,改吃中药治疗。一周前受凉后,孩子发热、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医院一查,已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时处置后又转送我院抢救。
这一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家长对1型糖尿病没有认识。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少数一出世就得病,多数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被诊断。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特异性体质的个体,在病毒感染或其他因子触发后产生了自身变态反应,胰岛β细胞遭受破坏、胰腺不能足够地制造胰岛素导致血糖上升而发病。
小贴士1型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患儿必须长期注射胰岛素以控制病情。
孩子没有多饮、多尿
不可能是糖尿病?
确实2型糖尿病不同于1型糖尿病。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血糖上升,开始得病或许没任何症状,单从临床表现难以确定是否患病,但是体内激素和血糖的波动是先于临床表现的。
2型糖尿病一旦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就已是中型糖尿病了。2型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孩子也可发病。肥胖是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现在的儿童营养过剩,快餐吃得多,又经常使用电脑、看电视、长时间用电话聊天等,运动量不足,都可能造成肥胖症。
另外,2型糖尿病又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肥胖孩子得2型糖尿病的几率就更高。
小贴士肥胖孩子颈项、腋窝及背部肤色发黑、洗不干净,就是机体对可能发生2型糖尿病发出的信号。
那么,孩子得了糖尿病,家长需要注意什么?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是治疗的一个关键
父母应该控制孩子进食的分量,严格控制甜食,多吃蔬菜和纤维量较多的食物。孩子的病情如果受控制,一般不会影响生长。如果血糖长期偏高,孩子会长不高,甚至延迟进入青春期。
鼓励孩子多运动
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和电脑前,所摄取的动物脂肪会聚积在体内,导致身体肥胖。无论是肥胖儿童还是糖尿病儿童都需要运动,运动能增加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也有利于肥胖孩子防止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容易合并各种感染,后期产生神经病变、引发失明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使糖尿病病人最终致残及致死的根本原因。通过医生、家长、老师和孩子多方合作,控制饮食、调整行为习惯、加以适当运动,减少肥胖,让孩子远离糖尿病的危害。
作者:梁黎教授
浙江大医院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儿童生长发育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