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天气转冷,冷热交替不定,早晚温差大,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肺脏容易受到外界寒邪和风邪的侵袭,且畏寒、畏热、恶燥、恶湿,肺喜清润而恶温燥,喜轻灵而忌重浊。在深圳,气候相对其他季节比较干燥,幼儿脾肺功能比较弱,秋冬季更易生病,也是幼儿呼吸道疾病和其他传染病的高发季。
那么孩子感冒咳嗽了,或者喉咙肿痛,在家该怎么护理呐?
在家里的膳食,需要吃哪些才更有帮益呐?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节益于养生的食材,再谈谈宝宝生病的膳食调理。
秋冬季养生的食材有哪些?
冬季养肺的饮食: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品最适合在冬季食用。
中医认为:白色入肺,故白色食物都对肺有保养功效。
性凉,微寒,清肺气,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雪梨性温润,性平,味甘,滋阴补气,扶正固本,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等症状,又具清肠之功效。
银耳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治疗肺痨久咳、干咳咽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种秋燥病症有一定效果。
百合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生食熟食均可。萝卜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
白萝卜败火排毒,调理胃肠,促进消化,清脂降压。生食清咽利喉,败火排毒。
雪莲果秋冬季孩子咳嗽,该怎么调理?
SALE小儿常常秋冬季节感冒咳嗽,多为自限性,3~7日多可自愈。但是小儿多起病急骤,伴有高热时须及时去门诊就诊,不建议在家自行用药,或自行观察延误病情。
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
在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观察孩子的舌苔。
如果舌苔是白的,多是风寒咳嗽,说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黄、红,多是风热咳嗽,说明孩子内热较大,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这时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内伤咳嗽多为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这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吃一些调理脾胃、补肾、补肺气的食物,具体方法如下:
风热咳嗽1、梨+冰糖+川贝梨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贝(川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分两次给孩子吃。此方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为现在的孩子普遍贪凉,热了就吹空调,一年四季都在吃寒凉的水果,所以现在患风热咳嗽的孩子明显减少。
2、煮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等水稍凉后再给孩子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2岁以内的孩子收到的效果更好。
还可以给孩子吃下列食物: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热性咳嗽吐黄脓痰的孩子吃。
柿子:性大寒,能清热、化痰、止咳。但孩子一次只能吃一只,不能吃多,且在餐后使用比较适宜。
荸荠:性寒,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取2~3只荸荠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烧5分钟即可。此方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效果好。
其它有吃冬瓜煨汤、炒丝瓜、炒藕片、炒蒲瓜等,同样起到消内热、祛火、止咳的作用。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指长期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咳嗽,虽然感冒发烧的症状已消失,但咳嗽却一直好不了。
反复咳嗽的孩子由于使用消炎药和止咳药较多,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舌苔几乎是白苔。因此父母首先要调理孩子的脾胃,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具体食疗法如下:
风寒咳嗽的食疗方都适合内伤咳嗽的孩子服用。
1、山药粥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的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煎煮的时间不宜过久,否则其中所含的淀粉酶就会分解,丧失滋补功效。
2、红枣+白果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食用。取红枣3粒、白果3粒放入小锅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
每晚临睡前给孩子服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
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并有固肾的作用,所以对一些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
需要注意的是,红枣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于3粒,量多了会导致孩子上火、气滞。
3、罗汉果川贝银耳羹银耳浸泡30分钟,同莲子入高压锅压大火上汽转小火焖30分钟,自然排气开锅加入川贝粉、罗汉果小火10分钟,放入枸杞即可。
另外,无论风热咳嗽还是风寒内伤咳嗽,都应该鼓励宝宝喝大量温度40°左右的水,注意休息。小儿咳嗽常用的药膳食材还有以下介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材调理。小儿体质调理需循序渐进,选药膳时,在未有医师或营养师指导的情况下,建议单选,少量,结合汤饮类来调理。
小儿咳嗽常用的调理药膳食材如下:
1.川贝:微寒甘苦,润肺止咳;
2.陈皮:理气健脾,化痰;
3.罗汉果:清热止咳、利咽喉、润肠燥;
4.胖大海:清理咽喉,清泻肺热;
5.甘草:益气生津,治肺虚,和脾胃;
6.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少量)
7.橘络:苦甘,性平。归脾、肺经。通络,化痰止咳。
药膳及调理思路参考:1.驱寒:艾灸、日光浴、发汗。生姜、葱根、桂花
2.驱火:蒲公英、菊花、绿豆、雪莲果、冬瓜
3.润肺:雪梨、银耳、百合
4.化痰止咳:川贝、枇杷、橘络、陈皮、杏仁
5.利咽:罗汉果、胖大海
6.抑菌:大蒜
7.肠道通畅:蔬菜、水果
8.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
9.水、充足的睡眠
聪明智慧的宝爸宝妈,尽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选择一些合适的食材,调理宝贝的身体,让我们的宝贝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温馨提示1、药膳饮不建议带入园内;
2、自带水温不可高于40°;
3、小儿感冒咳嗽,应多饮水并在家休息,专人照看,更利于幼儿康复;幼儿园为群体环境,生病小儿入园不利于孩子康复,也存在传染的风险,请家长朋友们支持理解。
4、以上药膳食材,医院及相关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