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注意ldquo高考rdquo

6月8日全国高考结束了,

考生们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也告一段落

在高考后三个月的真空期里

看看网友怎么说

这个时期,

高中不管,

大学没上,

家长放手,

高度紧张之后突然没了拘束,

很多高考生无所适从,

这极易对高考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各种影响,

部分高考生还可能患上“高考后遗症”!

父母们在放松的同时也要注意高考孩子的情绪

何为高考后遗症

考生们极度紧张而亢奋的神经忽然松弛,从而引发空虚。有人忙着狂欢,打破生活规律;有人开始担心考得不好,吃不下、睡不着;有人一下失去了生活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些统称为“高考后遗症”。

范进中举,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上故事,

大家还记得吗?

范进最后被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给治好了,

范进就是“高考后遗症”的典型例子。

金榜题名“高考后遗症”有哪些症状?

症状1:做梦都在解析习题,半夜三更就起床

很多高考生都以为,结束了痛苦的高考,可能会回归到一种非常轻松的境地。但是,事实上,一部分高考生,在结束高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从高考的刺激中走出来。有的考生,一想起高考,依然会心跳加速;有的半夜做梦都在解习题,而且怎么都做不对。有的怎么都睡不着,越想睡,越是睡不着,只能眼睁睁数羊到天明;有的凌晨三四点自动起床穿衣坐到书桌前开始攻坚模式,一抬手发现书桌都清空了;有的早上起来背起书包打招呼:“爸,妈,我上学去了”……

症状2:忽如其来的轻松,忽如其来的迷惘

高考之前的3年,甚至高考之前的12年,多数考生的生活,就是以学校为圆心,以考试为中心。突然之间,这一切努力都结束了。很多的学生会凭空生出一种迷惘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感觉生活失去了目标、动力和希望,感觉人生的意义找不到了。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父母放松对他们的管制了,但很多学生仍然是成天呆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不出来,也不和人说话交流,让人担心。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清空感,突如其来的感觉身体被掏空感,甚至让有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出现身体不适、恶心、难受、呕吐等感觉。

症状3:瞻前顾后,悲观无助

在考试结束、成绩出来之前的空档期,很多学生对自己已经完成的考试,依然是忧心忡忡。他们会思考,我哪些地方做错了?我会不会考得特别差?甚至为这种想法寻找理由,比如,是不是因为我不努力,是不是因为我考前头一天太松懈了?万一我考不上怎么办?爸妈会不会责怪我?我如果复读会不会被亲戚朋友笑话?如此这般。很多考生就这样反复想、反复想,把自己置于愁容满面、非常绝望的境地之中。

症状4:极度兴奋,极度狂躁

高考之前,多数考生都被学校、老师和家庭管得死死的。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去。这样不能玩,那样不能玩。今天不能放假,明天不能放假。今天不能看电视玩手机,明天不能看电视玩手机,天天不能看电视玩手机。总而言之,考前的学生,方方面面都身不由己,能做的只是今天要学习、明天要学习、天天要学习。一旦“解放”了,很多考生突然间就对自己放纵起来,从早上晚到晚上,看电视、唱歌、打游戏、旅游、喝酒撸串,以前不能做的一切都可以放开了做,有时候也让自己的身体吃不消。

这些“高考后遗症”?你中枪了几个?

如何避免“高考后遗症”?

怎么才是打开高考后这个长假期的正确方式呢?

敲黑板、划重点来了!

旅游是放松的好办法

高考后会有一段很长的假期,趁着这个假期,考生们可以出去旅游。旅游能饱览祖国的秀美山河,领略各地的人文风情。当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个老大难,小编提醒大家选择开放性的风景类景区,或者独具特色的古镇水乡,可以尽情享受各地美食。旅游前做好旅游攻略,了解各地风俗习惯,勿在当地行禁忌之事,勿擅自闯入“无人区”和危险地带。旅游时最好结伴同行,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出现危险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让身体行动在路上

莘莘学子多年寒窗苦读,平日缺乏体育锻炼,身体免疫力难免较弱,所以建议大家在暑期让身体“动”起来,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每天早晨起床后外出跑步、做些广播体操,原地起跳、单杠、双杠的锻炼;白天要充分享受阳光的沐浴,选择爬山、游泳、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晚饭两小时后,可以外出慢走半个小时,锻炼到身体发热即可。

莫蹉跎利用暑期提升自己

考生们可充分利用假期,培养爱好,参与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例如可以利用假期考取驾照;可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学弹琴、唱歌、画画等;可以学习洗衣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还可以做家教、导购赚取第一笔工资,为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做准备。

资料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haodian5.net/sjzy/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