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以下几条,让爹妈和宝宝都欢型面对9月

时间过得好快,听了一个夏天蝉鸣鸟啾的日子,再过2周,小孩子们也该背着小书包上学堂了。

我的干女儿桃子,也将成为这群泱泱大军中的一员。

之前分不同篇章写了上幼儿园那些事儿,本文打个总结,送给桃子小盆友,还有所有即将踏入学堂大门的萌宝和宝爸宝妈们。

一·前奏:缓解战胜“入园焦虑”“分离焦虑”的妙招:

与家中自由的生活不同,幼儿园有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些习惯,我们需要提前3-6个月开始帮着孩子养成。

1、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孩子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2、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愿望

孩子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

但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孩子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

因此,要告诉孩子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

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叠音字。 

3、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宝宝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

因此,父母应有意识的教会宝宝学习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难环境的人。

平时有空家长也可有意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

4、有意识跟孩子谈起幼儿园的生活

几乎每个孩子在入园之后,都会因为对新环境十分不适应,而产生分离焦虑。

因此,家长平时要多跟孩子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更多的了解,等到了入园的时候,也不会十分抗拒。 

5、带孩子到将要去的幼儿园参观

让孩子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孩子讲一讲,加深对幼儿园的好感。

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一番,并且告诉他,这将是你要去的幼儿园,这里一切都很好,有很多玩具,还有很多的小朋友。这样可以缓解宝宝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感,也更容易进入幼儿园生活。

二·宝宝生活能力上的培养

1、独立吃饭的能力

许多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不能独立吃饭,都是由家长喂饭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开始锻炼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了,先从用勺子吃饭开始练起,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孩子在幼儿园能够自主的进餐。

2、锻炼孩子自己拿水杯喝水

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刚到幼儿园那几天,口渴了也不好意思跟老师说,但是,喝水少了免疫力会下降,容易生病。

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应该自己学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做个勇敢的孩子。

3、让孩子自己学会大小便

许多新入园的孩子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面对新的环境,孩子自己不会上厕所,又不敢跟老师说,经常会发生尿裤子的事情。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训练孩子上厕所的能力,鼓励孩子放松,不要紧张,有困难时一定要求助老师,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孩子入园之后上厕所的尴尬。

4、帮助孩子建立起午休的习惯

幼儿园都有午休的习惯,既能保证孩子下午活动效率高,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

因此,中午没有午休习惯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帮孩子建立起午休习惯。

三·爹妈的心理建设

除了要做好孩子在生活上的各种准备外,家长自身还要好心理准备。

1、如何对待孩子初期的大哭大闹

孩子年龄小,不要指望孩子会像大人那样,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能快速适应。

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那几天,孩子哭闹无法避免,这个时候,父母要摆正心态,配合老师,一起度过“分离焦虑”的难关。

2、为啥孩子入园初期可能频发生病

有一部分孩子,一入园就频发生病,不少家长会有疑问,是不是老师没有照顾好?

其实,孩子生病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免疫力差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入园焦虑导致孩子上火气躁,情绪不好,食欲也不好,抵抗力会更差,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而逐渐缓解。

3、为啥孩子回家就喊饿

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喊饿,就像在幼儿园没吃饱一样,这种情况,父母也要提前了解。

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贪玩或是吃饭速度慢,看到别的孩子吃饱了自己也觉得吃饱了;有的时候是孩子不习惯学校里的饭菜,不愿吃饭;

或者因为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跑跑跳跳又饿了…

各种情况都有。

四·家长必须杜绝的心软行为

1、切忌送一休三

面对孩子的哭闹,很多家长不忍心,孩子不想去,干脆就不去,上一天歇三天,这样孩子永远也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

2、切忌百依百顺

爸妈疼孩子,理所当然,但是千万别做百依百顺型父母。想要孩子迅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要学会“狠心”,爱孩子,柔软而不失原则。

3、零食补偿

有些妈妈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上学非常不容易,一回到家,先买上一大堆零食,先让孩子开心开心。

这样,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不利。

4、切忌刨根问底

一天没见到孩子了,一到孩子放学,就围着孩子问东问西。

“老师打你了吗?小朋友欺负你了吗?吃饱了吗......

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把孩子往消极的情绪上引导,这样,会让孩子更加忌惮幼儿园的生活。

五·对孩子上幼儿园的理性认知

1.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某调查结果让人跌破眼镜:

越是规模小、起点低的幼儿园越会承诺在学期间将教会孩子多少字,学会什么范围的加减法,教会孩子什么乐器;

而那些口碑好、学费高的幼儿园却完全没有教孩子学习的打算,他们似乎只会做一件事,就是带着孩子玩!

2.幼儿园的游戏是傻玩吗?

妈妈好焦虑:儿子上幼儿园快5个月了,只学会唱几首儿歌,其他什么也不会。问他到底学了些啥,他说今天又玩了游戏,同年龄段的小孩都会认字了,我真有点儿担心!

不少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很是关心,常常问宝宝:“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呀?”

宝宝如果回答说“玩”,家长就不太满意,甚至认为幼儿园不负责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在学前教育阶段,游戏就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比如唱儿歌,儿歌结构简单,节奏分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再比如搭积木,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为日后学习几何打下基础。

妈妈有疑问:听说读小学前,小朋友要学会拼音、一些汉字,数学和英语也要学一些,否则会跟不上小学进度,可我家宝宝上的幼儿园怎么都不教这些知识呢?

有的父母不清楚幼儿园里具体教些什么,等宝宝上了之后才发现,好像每天除了唱唱儿歌、做做手工之外,也没教什么内容,由此产生不满,认为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其实幼儿园的各门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内容互相融合,通常由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构成。

3.孩子们到底哭什么?

其实是哭没有妈妈随时把好吃的奉上,没有奶奶姥姥任由他想去哪去哪,想干嘛干嘛。简言之,就是哭他失去了一呼百应、撒欢任性的好日子。

想要在幼儿园生存下来,他们必须学会喂自己吃饭,小便后自己提裤子,睡醒了自己换衣服、穿鞋、系鞋带,于是他们学会了自立。

饭前,他们会排着队洗手、端盘子取餐,饭后简单地收拾餐具,安放桌椅,不知不觉中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出秩序感。

他会发现世界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必须学会和同龄小朋友和平相处,在共享中得到幸福感,在群体生活中获得快乐,于是他学会了社交。

他们帮助老师收拾玩具,帮助小朋友做些简单的事情,于是他们有了价值感。

吃饭慢?小朋友们开始游戏,不会等你。

挑食?下一餐开始之前,请忍受饥饿。

哭闹?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情绪而放宽要求。

慢慢的,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性格变得柔软、有韧性,可以以一个强大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于是忽然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不再扭扭捏捏,敢在陌生人面前大声唱歌了。

见到陌生人不用我们提醒,他会主动打招呼了。

吃饭前,不用催促,他自己去洗手了。

这一定是比孩子新学了一首英文歌更让家长欣喜的进步,这是孩子在幼儿园收获的无形资产。

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宠爱而对孩子宽容一点。

孩子迟早要脱离父母,独立面对这个社会。

与其说幼儿园为小学的学习打基础,不如说是为孩子的人生打基础。

所以,你还觉得幼童时期知识和技能习得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吗?会背“融四岁、能让梨。”却连一个同龄人的环境都没有,所有的诗词歌赋便都成了纸上谈兵。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迈出第一步,离开原始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每一步都在成长。

家长们也要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孩子一起,自信的走完幼儿园三年!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Alice的书屋)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haodian5.net/jbjs/9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