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注意了为什么很多人说艾灸适宜治

艾灸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防病保健作贡献。“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已渐为人们所熟知与应用。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应用艾灸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不少人在问,那么小儿可用艾灸保健和治疗吗?

  从一位小患者求治谈起,女童,3岁10个月。鼻塞,流浓鼻涕,晚上睡觉打呼噜,张嘴呼吸。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父母问中医师能否用中医艾灸治疗?此病例,属于小儿疾病,而且不是一般的鼻炎,是鼻窦炎。鼻窦炎与鼻炎不同,鼻窦炎是位于相对密闭的鼻窦中的炎症。估计其父母求治,主要是基于目前几种状况:第一,本病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第二,小儿多不宜久用抗生素,其副作用伤害身体发育;第三,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未能尽如人意;第四,父母不想应用西医常用的鼻窦冲洗治疗术。在这里,家长产生为小儿施灸的意识无疑是正确的。

中医认为,小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许多脏腑的功能还不够健全,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历代医家对小孩保健都根据这一生理特点提出了许多保健方法,其中之一为艾灸。对小孩实施艾灸疗法,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老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如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药片和输液治疗,那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些不伤害身体又能提高抵抗力的艾灸疗法。

儿童感冒是家长们经常遇到的儿科疾病,也是生活中最让家长们揪心的疾病。孩子感冒后通常伴随高烧、咳嗽、鼻塞、头痛,很多时候吃药打针不见效果,有时输液六七天才有好转,面对孩子的痛苦,家长们常常有无能为力之感。艾灸对于儿童感冒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很多情况下一两天就能消除感冒的症状,家长掌握艾灸的方法有助于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痛苦。

儿童感冒后,家长可以用悬灸的方法帮助孩子进行温灸,穴位只取两处,一处在神阙,就是肚脐,一处在大椎,在孩子的后脖子突出大骨节下,采用循环温灸的方法,一次温灸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一次温灸后,可以接着进行第二次温灸。一般情况下,经过两次温灸,孩子会出汗退烧,如果高温不退,可以再进行温灸,一天可进行三到四次,时间可连续达到二到三小时。

温馨提示,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感冒后一般不建议使用抗生素等有副作用的药物,艾灸是通过打通经络来调节身体系统平衡,激发孩子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没有任何副作用。家长掌握后,既可以在孩子感冒时及时治疗疾病,又可以在平时为孩子增强抵抗力,确实是家庭健康的好帮手。

有的家长还是很疑惑,儿童适合艾灸吗?

答案是:非常适合,特别是一些虚寒性疾病,脾胃虚弱的孩子更适合。

小儿脾胃虚弱的症状: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若有湿热的情况是暂时不宜艾灸的。

艾灸对于儿童有什么作用呢?

1、补益肝肾

2、调理脾胃

3、增强抵抗力

其他局部穴位调理

颈部调理:命门、风池、大椎、肩中俞

肩部调理:命门、风池、大椎、阿是穴

腰部调理:命门、肾俞、腰阳关、十七椎

膝部调理:命门、神阙、上膝眼、下膝眼

胃部调理:命门、大椎、中脘、神阙

肠道调理:命门、神阙、关元、中极

感冒调理:大椎、迎香、合谷

另外临床发现小儿常灸大椎、身柱,可提高免疫力,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身柱穴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采取俯卧位或者俯伏坐位,先定大椎穴,然后定身柱穴。

身柱:身体的支柱之意,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嗽之功效。适用于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中气不足出现的喘息,大气下陷出现的脱肛,督脉之气升举无力出现的腰背疼痛等症,它还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被认为通治小儿之病。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诸症。灸身柱穴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孩子们艾灸身柱一个月,大多是孩子食欲和体重都有明显增加。

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抽风、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由于泻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儿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转危为安。另外,身柱灸还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少的灸穴。

操作方法:

身柱穴在宝宝的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个椎骨)棘突下,取穴时,使宝宝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距穴位皮肤2至3厘米处缓慢艾灸。

由于宝宝不会准确地反映灼热程度,妈妈可以把手放在宝宝的背上,同时感受温度,并控制距离,避免宝宝被烫伤。宝宝的皮肤灸至微红即可。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

一般可在出生后3至6个月开始施灸。但也要根据儿童具体体质决定,体质较差的,可早灸,多灸,体质强健、营养又好的,可晚灸、少灸。

孩子艾灸多长时间?

很多家长更注重给孩子的施灸时间,这个没有固定的时间,要看自己孩子的年龄和配合程度。

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至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至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孩子配合的好,我们就多灸一会,如果不配合,就只能少灸一会。如果少灸了,热度还不够,效果会打折扣,那么我们可以想办法,比如等到孩子睡觉的时候,继续帮孩子施灸。

那么小孩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为小儿施灸,火力要缓;每次施灸,时间不宜过长;小儿对艾灸的温度高低情况不会说或表达不清,家长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来测知艾灸温度是否合适,具体操作是:将操作者的左手拇食二指呈“八”字形撑开,将艾条点燃后置于其上方,通过调节艾条与手指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调控灸温。当自己手指感觉到温度合适时即可;小儿施灸,始终以防止烫伤为第一要务;小儿艾灸疗程长短因病、因人而宜。

想了解更多艾灸知识及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haodian5.net/ysmj/7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