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EM补充菊粉或能帮助儿童型糖尿病患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图源:《糖尿病护理》是孩子没有不喜欢糖的,但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注定“与糖无缘”,那就是患有Ⅰ型糖尿病的孩子们。而权威期刊JCEM发表的一篇研究表明,补充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或能帮助儿童Ⅰ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细胞功能。Ⅰ型糖尿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发病[1-4],发病率在全球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年IDF统计,全球1.9亿的0~15岁的儿童中,Ⅰ型糖尿病患者约有,名,每年新诊约77,名,年增加率约为3.0%。在美国儿童中,Ⅰ型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更是仅次于哮喘。图源:版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Ⅰ型糖尿病(T1D)患者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较低,而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又与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有关。益生元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群,改善肠道通透性,从而降低胰岛素敏感性。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RCT结果,发现补充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益生元,可显著升高儿童及青少年Ⅰ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水平,轻微改善其肠道通透性,同时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但未发现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5]这项研究从名病人中筛选了46人,最终纳入了38名8~17岁的T1D患者的研究数据。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日常饮食中分别补充益生元(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或安慰剂(麦芽糊精),持续干预12周。研究过程中在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评估受试者的糖化血红蛋白、C肽、肠道菌群、肠道通透性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频率等。图:研究流程两组的基线相似:益生元组(N=17)年龄12.5岁(标准差SD=2.8),糖化血红蛋白8.02%(SD=0.82);安慰剂组(N=21)年龄12.0岁(SD=2.6),糖化血红蛋白8.08%(SD=0.91),DKA和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频率无明显差异。三个月后,益生元组的C肽水平显著升高(P=0.),肠道通透性略有改善(P=0.)。图:通过口服给药后尿液的Lac/Man比值来测定肠道通透性。(a)基线和3个月后患者的Lac/Man比率(每一行代表一个病人,N=12);(b)安慰剂组(+0.)和益生元组(-0.)Lac/Man比率的变化(P=0.)图:服用安慰剂或益生元3个月前后,T1D儿童粪便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图:T1D儿童在基线、服用安慰剂或益生元3个月和3个月洗脱期(6个月)后,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图益生元组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属(尤其是长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在3个月的干预后显著升高,但在停止干预的3个月后恢复正常。除此外,放线菌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反之,安慰剂组的链球菌、菊粉菌、三环杆菌和粪便菌的相对丰度却显著高于益生元组。图:T1D患儿在服用安慰剂或益生元3个月后,菌群差异经过3个月的洗脱期后(6个月时间点),上述的大部分差异不再存在。但相比安慰剂组,益生元组菌群的相对丰富持续增加;而安慰剂组在6个月时的类杆菌和变形杆菌的相对丰度则比益生元组高。图:T1D患儿在服用安慰剂或益生菌3个月,并经过洗脱期后(即6个月时间点),菌群差异在3个月的干预期间,与安慰剂组相比,研究人员在益生元组观察到C-肽水平明显增加(P=0.),这表明其胰岛细胞功能得到了改善,在临床上有控制血糖的作用[6]。期间,益生元组并没有显示出糖化血红蛋白的明显降低趋势,很可能由于样本量小和干预时间相对较短,没有看到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因此未来还需进行更多研究。T1D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的管理主要依靠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输液以及频繁的血糖监测,想要获得最佳的血糖控制仍具有挑战性[7]。这一研究表明,辅助口服富含低聚果糖的益生元或对血糖控制有益。事实上,之前已有研究证实菊粉益生元可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升高和相关炎症标志物。早在年,维乐夫医院合作研究菊粉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血脂代谢的作用,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5g菊粉,连续8周,可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症指数,且这种改善作用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密切相关。维乐夫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高纯度菊粉生产线,生产工艺也是世界先进水平。其菊苣种植基地坝上草原土壤肥沃、空气纯净、水源洁净,菊苣干物质含量高、活性物质成分多,更适合天然益生元的提纯。而现在,新的研究也表明菊粉益生元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肠道通透性和炎症来改善血糖控制,显示出辅助治疗T1D的无限潜力。参考文献:[1]ReportoftheExpertCommitteeonthe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Care,,20(7):-.[2]AlbertiKG,ZimmetPZ.Definition,diagnosisandclassificationofdiabetesmellitusandit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haodian5.net/swqf/7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