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青筋过鼻梁,无事哭三场”,“哭三场”是说头痛流鼻涕,即感冒的症状。
民间也流传着这样的观点:脸上有青筋的宝宝难养,平时体弱多病。更有人耸人听闻:“鼻有青筋,灾祸临门”。
宝宝真是冤死了好嘛~
脸上有青筋的宝宝是否就真的“难养”呢?
西医:青筋非真“筋”从西医角度看,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现象。所谓的“青筋”在每个人身上都有。
首先,它就不是“筋”,是人体皮下可以看见的静脉血管。
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白皙且单薄,尤其鼻梁皮下组织少,所以很容易看见纵横交错的浅表静脉,就出现大家说的所谓“青筋”啦,与难不难养压根没关系!
所以,对于孩子只要一如既往地科学喂养,鼻子上的“青筋”除了略微影响容貌,不需要太在意。
等宝宝慢慢长大皮肤变厚、变粗糙了,这条浅静脉就不那么显眼了。
中医:鼻梁青筋意味脾胃虚寒而在中医看来,这里面道道就多了。
中医认为,鼻梁上的山根是阳明胃经的源头,左右目内眦角的络脉在山根位置的相合之处,所以当山根出现青筋,说明脾胃虚寒,中焦能量不足。
《幼幼集成》里提到:“山根,足阳明胃脉之所起。大凡小儿脾胃无伤,则山根之脉不现。”这句话反过来说,如果鼻根有青筋,则是伤了宝宝脾胃了。
脾土生肺金,脾虚肺亦虚,所以孩子容易感冒、咳嗽、腹胀腹痛、消化能力差!
中医认为青色属“肝”,肝藏魂,与情志活动有密切关系。
山根青筋的孩子,多是容易受惊吓,睡眠不安,夜惊、夜啼,容易肝气郁结,脾气急躁。
当小孩发烧、受热、哭闹时,血管扩张明显,所以青筋看得比较明显,“磨娘筋”这个名称是不是从这得来的呢!
妈妈们是不是觉得中了好多枪…
上海曾对此进行专项研究医院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丁敬远早在90年代,和导师时毓民教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项研究——《面部山根青筋在小儿望诊中的临床意义探讨》,这曾是上海市卫生局的一项课题。
他们在儿保门诊中对出生后半年面部有青筋的小儿例和无青筋小儿53例进行常规体检随访3年以上。
结果发现有青筋的宝宝在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发病的机会,明显比没有青筋的宝宝多。
他们还曾对徐汇区多家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小宝宝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脸上有青筋的宝宝体质明显较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
这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宝宝经检查,IgG、IgM升高,T、B细胞亚群检测,CD3、CD4明显降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导致宝宝抵抗力低下。
此外,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宝宝进行血小板聚集检测,结果显示脸上有青筋的宝宝血小板功能亢进,存在血瘀情况。
在中医角度来讲,反复呼吸道感染宝宝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肺脾气虚。
虽然丁主任表示,脸上有青筋的宝宝大部分体质的确比其他宝宝要弱一些。
不过,家长们也不必过于忧虑,只要平时注意科学地喂养和照顾,这类宝宝一样能健康成长。
可能有妈妈说既然脾虚,那就赶紧给孩子补补?
好妈倒是认为,上海此项研究时隔20余年,且调查样本极小(仅人),妈妈们不必太较真,基于此就给娃疯狂进补。
其实所谓好不好养,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暗示。
很多的妈妈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养育孩子的经历,觉得自己的孩子真的很难养:睡觉老是不老实,还经常生病,吃饭也很少,这样一想,就相信这个说法了。
可哪有不生病的宝宝呢?谁家孩子吃饭睡觉都很省心?这些本来就是一般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却被有些妈妈当做特例。
凭心而论,有青筋的宝宝好养的也不要太多。重要的是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网友关于鼻梁青筋的讨论也很热闹▲
小宝宝身体发育还不完善,脾胃消化功能当然也没有发育好,特别有些妈妈喜欢给孩子买冷饮,这样只会让宝宝的脾胃更加虚寒。
想要宝宝身体健康,家长不如先从下面几点入手吧:
增强抵抗力
A.注意孩子的饮食搭配,尽量少吃凉性的食物,多吃补血补气的食物,暖胃养胃。
B.平时要注意宝宝保暖,冷的时候尽快加衣服,热的时候也不要脱得太快。
C.经常带宝宝做运动,增强宝宝体质,提高免疫力。
D.不要给孩子吃一些不靠谱的偏方,孩子身体发育不完善,许多药物药理不明确,如果盲目补药,孩子就会真的难养了。
想让孩子少生病,增强抵抗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妈妈要学习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以科学、自然的态度养育孩子。
回顾:宝宝频繁生病,只会干着急?学会这几招,提高免疫力!
加入好妈团育儿伴你行好妈手册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武汉医学会联合创办的母婴服务平台。无论您是准备怀孕或正在孕期的准妈妈,还是已有大宝或二宝的妈妈,欢迎加入“好妈团”QQ社区:
奔向好妈妈(备孕交流)QQ群();
做个好妈妈(亲子交流)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