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细菌、病毒也发作起来了。刚开学孩子接触的人多,身处的环境也稍复杂。这时候家长、老师一定要格外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下面这些常识也是一定要知道的哦。
一、预防流感要做到认清流行性感冒主要特点主要表现: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突然,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流感的传染性极强,它可以短时间波及周围的人群。它几乎每年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流行,因此它又被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
传播方式:
流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打喷嚏或者说话时候从口腔喷出来的唾液可以传播给与其密切接触的人,飞沫可以留存于物体表面,如果手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到口腔眼鼻黏膜也会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易感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病者感染流感后症状较重,流感也可能使原有基础性疾病的病情加重。
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这样预防流感■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
正确洗手方法
■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最好是使用纸巾捂口鼻,用完后及时包裹好扔进垃圾桶,实在来不及拿纸巾就用手肘。因为肘关节和他人及物品接触的机会比手部少得多,就不容易将手部沾染的病毒传递给他人或污染环境。
■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
■注意防寒保暖及饮食均衡,避免过度疲劳。
■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须时,最好戴上口罩。
■如无接种禁忌症,及时给6月龄以上体弱的孩子、孕妇、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做好自己、家庭成员、宿舍舍友的健康监护,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尽早进行自我隔离,戴上口罩,医院就诊治疗。
感染流感后应该这样做■发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家里和宿舍都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医院就诊时,应做好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家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二、预防诺如病毒要做到认清诺如病毒主要特点治病能力强:
吃东西能感染——如果食物被诺如污染;
喝水能感染——如果饮用水被诺如污染;
接触能感染——接触诺如患者或者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
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也有传染性。
感染人群广:
无论是儿童、老人,还是青壮年都可感染,但尤其爱侵扰免疫力较弱的老、幼龄人。
易引起爆发:
诺如病毒在封闭空间里传播很快,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所(特别是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以下两招防止诺如病毒攻击1.把好“入口关”家庭
■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
■患者最好避免与其他人共同进餐,使用过的饮食用具要洗净并高温消毒;
■从患病到康复后3天内,患者都一定不要去做饭给他人吃;
■所有食物(特別是贝类海产品)必须徹底煮熟才可进食。
2.避免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患者住所要开窗通风和/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及时清理患病家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并清洗、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和物品;
■进行消毒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特别提醒
酒精对诺如病毒不起作用,含氯消毒剂、高温煮沸、暴晒及紫外线灯可以有效杀灭诺如病毒。
三、预防水痘要做到认清水痘主要特点偏爱小孩:
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和未得过水痘均会受到攻击。
通过呼吸道传播:
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其他易感人群。传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或吸入急性水痘或带状疱疹感染者水疱内的液体而感染。儿童发病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出现皮疹。水痘的皮疹具有特征性,首先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出疹过程瘙痒难受。3-4天后疹子开始干燥结痂。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可同时出现,俗称“四代同堂”。疹子通常在身体躯干最多,然后是头面部,四肢比较少。
传染性特强:
没得过水痘或没打过水痘疫苗的人,接触了正在出水痘的患者后,约90%会发病。
传染期长:
从出疹前5天(一般为1-2天)到所有水痘完全结痂期间(通常10天左右)都有传染性。
四、预防手足口要做到认清手足口主要特点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医院就诊。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五、预防流行性腮腺炎要做到认清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特点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和未得过水痘均会受到攻击。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中可形成暴发流行。儿童的腮腺炎,多由于急性感染所致。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2、人多的房间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5、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有效防控春季传染病
1.坚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新
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及班内情况按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半小时,每天不少于三次,按时开启班内空气净化器,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
2.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病从口入
幼儿每天入园后,教师会在盥洗室指导幼儿洗手、漱口,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漱口方法,让孩子们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严把晨、午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