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 近日,一岁半的小凡因呕吐、腹泻10天,由医院儿科门诊。
据悉,10天前小凡因饮食不节制,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在家里家人给孩子吃了口服药物,但症状未见好转。小凡奶奶医院验便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医生也给开具了蒙脱石散,妈咪爱让拿到家中口服。5天后,小凡仍然不见好转。昨夜凌晨小凡突然哭闹异常,出现食入即吐症状。小凡奶奶着急了,邻居们也说让孩子看看中医能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一大早,奶奶就带着孙医院儿科门诊。接诊的王宁宁医生,根据患儿家属的主诉、查体、舌苔指纹等体征表现,判断患儿为泄泻,伤食证型。
王医生表示: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加之饮食不节制,造成中焦气机郁滞,脾胃功能失调。王医生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给予调整脾胃功能,恢复气机。运用中药的焦三仙、鸡内金来消食导滞,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解郁热并配合肚脐贴3贴以运脾化湿。
当天夜里,患儿就未哭闹,能睡整夜觉,第二天呕吐腹泻停止,第三天腹痛明显改善,患儿食欲正常,汗出明显减少。第四天清早小凡的奶奶高兴的来到诊室连连感谢王医生说:真没想到三天的小中药就能解决孩子10多天的痛苦,中医真的是太神奇了,不只是疗效快,还花费少,早知道中医治疗小儿腹泻这么神奇,我们何必走了那么多的弯路,我一定要把中医这神奇之处告诉大家,让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们的祖国医学。
小儿泄泻的中医特色疗法
小儿泄泻通常分为湿热泻,风寒泻和伤食泻。湿热泻发病率高,一般发生在夏季,以便次多,便下急迫,色黄褐,气秽臭为主要特点;伤食泻有伤食史,纳呆腹胀,便稀夹不消化食物,泻下后痛减为主要特点;风寒泻,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以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气轻,腹痛重为主要症状;近日天气转凉,很多儿童出现腹痛腹泻症状,一般都是风寒泻,针对这一现象,医院儿科运用纯中医疗法,解决患儿疾苦,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风寒泻的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舌淡苔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中医用药治疗:藿香,苏叶,白芷,生姜,半夏,陈皮,苍术,茯苓,甘草,大枣等药物。
中医特色疗法
1.肚脐贴:丁香,吴茱萸,胡椒等研磨成末,调成糊状,敷于脐部,每日一次。
2.小儿推拿: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
3.灸法: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中医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2.提倡母乳,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科学喂养。
3.加强户外活动,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凉。中医调护: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消化的食物。专家介绍
王宁宁,副主任中医师。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儿科进修学习,年受聘于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腹痛、腹泻、厌食、积滞、呕吐、便秘、夜啼、小儿湿疹、口疮、汗证、遗尿、抽动症、紫癜等疾病,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推拿、针灸等外治法,长期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